本网讯(记者 林泽梅)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完善2024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前瞻性5月24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甘云华、副教授武志刚、花都供电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董选昌、广东智能调试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肖遥、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工程师冯镇宇等5位高校及企业专家,广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综合部副总经理潘华颖、广东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煜恒等2位优秀校友出席论证会,会议结合该院2024级电气和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进行论证与研讨。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赵杰,副院长符红勋、沈娜及各教研室、实验中心负责人、教务员等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李嘉琪 摄)
会议伊始,赵杰对参会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希望与会专家结合当前新能源和电力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言献策。沈娜介绍了电气工程学院近年的发展、学院规模、师资力量、教学与科研情况,表示学院传承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的优秀教学传统和科研基因,依托电力和新能源行业,以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育人,希望专家们根据当前行业发展,结合本次论证会的主题,为我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出谋划策。
学院院长赵开场致辞(林泽梅 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马永良、郭长兴分别围绕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修订情况进行详细汇报,提出目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各专业的汇报,对2024级电气与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进程等进行现场论证与质询,并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系主任,武志刚结合华工专业认证经验,建议梳理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精简凝练部分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二级指标点,以便后续的课程达成度评估。他还谈到,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契机下,建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调整到专业核心课中。
肖遥作为专业顾问教授,表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力新技术发展迅速,需要学生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建议学生学习电力通讯、电力法律和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知识。董选昌结合电力行业一线建设,表示电力运维技术和检测手段日新月异,建议加强电气设备运检新技术和调试的实践培训。甘云华作为论证会专家组组长,提出开展专业技术系列讲座的建议,包括新型电力系统、电力防灾与应急、工程技术经济、电网与环境安全、电力能源政策法规等专题。
专家组发言(林泽梅 摄)
针对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组一致建议,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类课程中增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四门课程。为确保硬件设施紧随人才培养的步伐,建议加强热电转换课程的实验室建设,同时,结合目前氢能的发展趋势,建议新能源学科加强氢能的研究和教学。
总结反馈阶段,专家组一致认为,电气工程学院2024级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希望学院能够结合专家组的建议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电气工程学院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的顺利召开,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发展方向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院将认真听取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新能源和电力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字录入:林奕丹 电气工程学院;编辑: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