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刘明洋 陈磊)5月27-28日,2024第十二届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李庄)座谈会在翠屏区举行,建筑学院“乡土及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团队教师代表受邀参加会议活动。
会议现场(刘明洋 提供)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以“历史文化名镇有机更新”为主题,围绕有机更新理念,从政策导向、技术更新、文化传承等多方面探讨如何在保持名镇原有风貌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与建设,提升名镇整体品质,增进居民生活质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营造技术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齐聚李庄,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提升古建园林文化价值的利用、交流与合作。
会议期间,建筑学院学科团队积极参与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优秀案例的几项指标》《以系统更新统筹名镇保护与发展》《浅谈历史文化名城有机更新实施策略》《中国李庄智慧化绿色化建设研究——基于窨井盖的景区安全物联网实现》等多场学术报告,还参加了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李庄)圆桌座谈会、参观“蓝图: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展览等活动,认真学习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建筑学院“乡土及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团队负责人刘明洋副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名城名镇名村的空间布局、传统建筑等都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我们团队致力于挖掘城乡历史文化价值,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养建筑学子跨界融合能力,传承传统文化基因。
参观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李江煜 摄)
据悉,李庄古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抗战时期,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多家学术科研机构西迁李庄,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梁思永等知名专家学者云集李庄长达五六年之久,因此李庄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同时李庄古镇也是“中国古建营造技术保护发展会议”的永久会址。
建筑学院高度重视学院科研工作,在院长陆琦亲自谋划和推动下,学院结合办学特色及定位,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组织青年教师组建了“岭南建筑与城市更新”“乡土及文化遗产保护”“景观设计与绿美生态建筑”“美育浸润与文化创意”“数字化与绿色建筑”五个学科团队,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科研参与度,激发科研活力,以科研促教学、科教融合,积极应对建筑教育的时代挑战。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