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林泽梅 林奕丹)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10月18日至20日,电气工程学院赴英德市开展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及教学研讨会。会议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靳贵平、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系主任余昭胜、学校校级教学督导王克英三位专家及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优秀教师作分享。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赵杰、党总支副书记符红勋、副院长沈娜、学院顾问及全院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林奕丹 摄)
会议伊始,沈娜代表学院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她谈到,当前是学校转型与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关键阶段,面对国家能源体系转型和“双碳”战略发展带来的机遇,电气工程学院承载着前所未有的责任与使命。她希望教师们能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思想碰撞,共同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与科研路径,为推动电气工程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博采众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靳贵平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围绕用心备课、灵活授课、及时反思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从备课的四种境界出发,阐述如何备好课、如何灵活授课。她提到,授课过程涉及仪态、语言、表情、互动、育人等方面,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这对上好一门课极为重要。
余昭胜结合当前社会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从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预期专业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分享了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开设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科实验班——低碳与智慧能源”。他指出,能源与动力工程作为涉及国家未来发展和战略规划的重要学科,要为能源的发展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创造性人才。
王克英结合学校目前的师资队伍结构,以“青年教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作报告,通俗易懂地剖析了如何备好课、讲好课等问题。他表示,教师需掌握课堂教学结构、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个人风格,并强调教师需以严谨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专家作报告现场(林奕丹 摄)
会上,教师们积极向专家提出问题。例如,电气教研室教师曾琪提出“面对工科课程涉及枯燥的公式推导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靳贵平回应,建议教师通过尝试翻转课堂等形式,展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集思广益,促进教师经验交流
电工教研室副主任冯瑞珏从内部、外部条件分析了当前建设《电路》教改课程遇到的问题,结合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提出当前《电路》课程建设的规划;电气教研室副主任马永良以《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课程为例,结合当前学生学习现状,提出由讲授、主动学习、汇报组成的“学习三明治模型”的做法,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知识图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配营教研室教师朱万浩以三次参加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并获奖的参赛经历,详细介绍了各类比赛的区别、含金量、准备应赛的技巧。他表示,各类教学竞赛既能对教师个人发展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也能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新能源教研室教师林涛以“新时代青年教师,育新质后备军”为主题,分享了如何找方向、找目标、找出路等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方法,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与参会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学院优秀教师经验分享现场(林奕丹 摄)
会上,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分享结束,各专业教研室、实验中心结合教学、科研及教研室发展等方面进行分组讨论,并进行总结发言。
现场提问讨论(林奕丹 摄)
追寻红色记忆,启迪教育智慧
10月20日,学院全体师生前往英德龙华革命斗争纪念广场进行参观。展示馆内陈列的照片与文物,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龙华村曾是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革命时期,龙华人民与敌人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讲解员介绍了龙华村重要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使教师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讲解员为教师们作讲解(林奕丹 摄)
教研会议与红色景点参观的协同开展是学院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活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为国家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文字录入:林奕丹 电气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