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china)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63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  新闻中心  高教资讯   新闻详情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领导力

时间:2021-10-15 浏览量:1030
分享


加强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国家人才战略所需、大学育人使命所在、学生成长诉求所归,是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务实之举。新形势下,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领导意识激发和领导能力培育,涵养时代新人领导力。

一、强化理论相融,夯实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理论基础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领导力作为一种人际影响力,可以激励别人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只有那种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力,才能称之为领导力。

第一,高校要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世界各国文明精华的一种价值观,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各国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原则、“为政以德”的内容、“修己以安人”的路径,为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涵养时代新人领导力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第二,高校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大学生领导力的发展过程是其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领导力的培育过程也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力、创造力和全球胜任力的过程。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就是要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在以后的专业领域、社会工作岗位上的影响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强化价值塑造,革新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培养观念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衡量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不仅要看学校的办学规模有多大,学科师资有多强,毕业生就业率有多高,而且要看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当中是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自觉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从根本上讲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肩负起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责任。领导力教育是一种能力培养,更是一种社会角色担当的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切实践行“四个服务”,不仅要培养出类拔萃的专业技术人才,更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领军”型帅才。

一是培养理念要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思想理论的穿透力、牵引力。要给予有领导潜质的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更优的教育培养资源,确保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是培养定位要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核心是聚焦于领导意识、领导精神和领导素质的培养,工作的重点不是开发大学生的领导技能,而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领导价值取向。

三是培养视野要广。领导力教育的初衷不是要将每名学生都培养成领导者,而是使学生成为能够激励自己和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作出贡献的人。高校要以更开阔的视野和胸襟,畅通选拔渠道,扩大领导力教育的培养范围。

三、强化情感认同,丰富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培养内涵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领导力教育是一个包括价值观、知识、技能等三个层面的内容体系。在教育目标上,领导力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引领大学生形成把“小我”融入“大我”的家国情怀。简言之,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核心素养。要注重通过“菜单”(必修课程)与“订单”(选修课程)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专家领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以灵活、自主、多元的方式加强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种领导力核心素养培养,全面系统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

二是促进实践养成,外化担当行为。要注重基层实践锻炼,强化基层体验磨砺,引导学生在主题调研、岗位历练、实地考察、红色教育等实践活动中感悟符合新时代的新特征、新发展和新需求的革命故事,磨炼意志品质,丰富社会阅历,以此促进时代新人心中有真情、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有方向。

三是强化内心认同,培养担当精神。强化内心认同,即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只有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大学生喜新、喜奇、喜变,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加关注自身价值和身份认同。因此,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身价值选择稳固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任上,展现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价值品质和担当精神。

四、强化制度创新,健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制度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时代新人领导力,除了依靠价值引领和价值认同之外,还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给予明确规范和保障。

一是抓组织体系建设。要强化工作统筹,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组建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细化培养方案,强化导师培养,落实组织保障。

二是抓课程体系建设。要建立系统化的领导力教育课程,让领导力教育向学科专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进入第一课堂。要充分学习借鉴国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相关研究成果、最新理论和有益模式,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的领导力课程设计,特别是加强政治学、管理学、领导学以及人文社科类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具备完备知识结构与完整人格的人。

三是抓评价体系建设。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才培养项目,领导力教育要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方位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体系,在继承、借鉴和创新的理念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内心中。要完善评价机制,从思想素质、理论水平、表达能力、领导艺术、培养潜质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知识获取、技能开发和领导行为改变等维度设置评价指标,逐步建立一套更具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的考核评价办法。

(作者:刘三宝等;资料来源: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第Z1期;有删减